31-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人人所需的崭新产业(华民)

 发布时间:2013-01-17      访问次数:3053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人人所需的崭新产业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

 

  未来10年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访谈本周进入第二个话题——未来10年世界经济走向的探讨。当全球的目光都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时候,身处其中的我们又该怎样来解读世界经济格局和自己的比较优势?结合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史,华民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本报记者 田晓玲

 

以美元为霸权的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不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文汇报:未来10年,世界经济总体格局是否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华民:我认为不太会有重大改变。从2007年次贷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只是一场周期性危机,并没有带来世界经济结构性的转变。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类似于康德拉捷夫长周期,或者是熊彼特讲的企业家创新周期已经发生好几次了,有些会带来结构性变化,比如有的国家在周期波动中丧失了创新能力,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持续下降,甚至被淘汰出局。但这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就我个人观察,并没有带来这种结构性变化。有人说美国经济不行了,但现在看来,还是美国的基本面最好;还有人说金砖国家的经济力量会逐渐强大,但最近这几个国家的经济都在下滑。所以从发展趋势看,以美元为霸权的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并不会在未来10年发生结构性变化。

 

  文汇报:也就是说,未来10年,世界经济仍旧会由几个大的经济体来主导?这一格局会完全和GDP总量的大小相对应吗?

  华民:是的,主导力量仍旧会来自美国,欧洲则可能会有些麻烦。1945年美国取代英国以后,欧洲就已经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了。欧洲一直想通过建立一个共同体来和美国抗衡,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到现在的欧元区,但始终没有取得和美国竞争的任何优势,反而越来越内部化,区域内部的贸易量不断增长,而对区域外部的贸易量则逐步下降,这实际上就是竞争力衰退的表现。

  一国能不能主导世界经济,与GDP总量有关,但GDP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一国是否有经济竞争力。所谓竞争力,就是指在国际竞争中以什么样的生产要素、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价值观去领导世界经济,被世界经济所接受。这很重要。

 

文汇报:您并不看好欧元区前景。作为区域一体化的经典范例之一,它陷入困境,是否标志着区域一体化的前景同样黯淡?

华民:的确如此。全球化的生产链不是由主权国家来决定的,而是由跨国公司主导,在跨国公司全球套利行为的基础上,会自发形成全球生产价值链。如果一个地区有更廉价的生产要素、更大的市场,就会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并不需要国家间的双边、多边结盟来推动。

  有时,区域合作会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两个都没有加入WTO的国家,签订一个双边贸易互惠协议,或者建立多边贸易自由区,对促进彼此贸易和经济增长就有积极作用。但像欧盟这样的情况,带来的只是消极影响,因为它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抗衡美国,并不是为了自由贸易本身。欧盟走到今天,特别是货币一体化、建立欧元购买力平价以后,就好像在欧洲大陆打入一个楔子,和美元相比汇率高估的国家成功贬值了(如德国),那些汇率低估的国家却不得不升值(如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南欧国家),现在的情况就是一半国家变好,一半国家变差。

  

       文汇报:那么未来10年,您怎么看全球化本身的走向?它会否因大国经济的低迷进入一个相对停滞期?

  华民:恰恰相反,我认为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即生产制造领域的全球化会继续深化。奥巴马要求苹果公司把在中国进行的生产工序搬回美国,这比较困难。全球生产价值链一旦形成,全球化就只能继续向前走,而不会倒退。原因很简单:全球化条件下的专业分工和大量沉没资本(固定资产投资)都会对现有国际分工产生锁定效应,除非有外生性冲击,或者市场遭到破坏。

  但是从金融层面看,可能会出现金融一体化的倒退。现在全球金融资本流动太过频繁,使实体经济出现巨大波动。问题在于大家能否达成共识,对资本自由流动加以控制。诺奖得主托宾很早就提出,要设置托宾税来增加资本自由流动的摩擦力,针对的就是这个问题。

  未来10年,比较理想的状况就是促使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反向发展,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要继续深化,而全球金融活动则要加强管制,只有让全球资本流动速度降下来,才有利于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依靠技术竞争和知识创新,中国才有未来

  文汇报:不少人认为,未来10年会发生的一件事就是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上升为世界第一。您怎么看各大经济体力量的此消彼长?

  华民:应当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第一,从价值观来看,中国是一个GDP崇拜的国家。经济增长归根到底不是为了GDP本身,而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生存价值。今天的中国,大家对食品安全、就业产生诸多不满,因为有关经济增长最终目标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事实告诉我们,一国仅有总量增长远远不够,从世界经济形成到今天,一国能否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看经济实力,而且要看它的社会价值观能否被全世界广泛接受,这就是通常所讲的软实力。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第二是硬实力,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美国、欧洲、日本、中国这四大经济体,它们各自参与国际竞争的要素很不一样。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因为它用可以无限再生产、报酬递增而且具有公共性的知识在创造财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在这方面与其竞争。美国的知识存量,包括发明、知识产权、企业员工的技能(Know-how)都是最多的。美国工人训练有素,经验丰富,我们从美国买一台机器,却没法达到美国的生产效率,就因为缺少了Know-how,这是光看机器说明书所没法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大量的存量知识已变成公共品可供免费获取。再从知识的流量供给看,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最多的研发机构,在源源不断生产知识,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研究成果)也最多。全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美国占70%,吸引着全世界最好的人才。这就是美国的基本面。到今天为止,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仍旧不可替代。

  欧洲人关注审美,生产奢侈品,无论是质量、品位还是设计,都做到世界一流。消费奢侈品需要花时间,其背后是文化,是软实力,是人权和产权。欧洲是全世界最早建立现代社会的国家,在人权、产权制度建立起来后实现了人的安全感,同时财富积累几百年,有足够财力、也有时间来欣赏自己生产的优良产品。这就是欧洲的竞争力,很难复制。目前为止,也就美国有一次机会生产奢侈品,那就是好莱坞的兴起,影星们要穿金戴银,从而给美国进入全球奢侈品生产带来机会,此后,奢侈品生产再也没有离开过欧洲。欧洲是老了,欧元区建立后,南欧国家几乎丧失了竞争力,但像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还拥有审美竞争力,可以把资本装备品和高级消费品制造得如此美轮美奂,所以从长期来看,不至于出大问题。

  日本几乎完全倒下去了。日本原来靠技术参与全球竞争。日本人好学,古典时代学中国,16世纪开始学西学,之后明治维新,但一半是东方,一半是西方,变成技术加野蛮的综合体。日本以武士道精神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和西方通过新教伦理和市场经济相组合不一样。影响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它不能创新,日本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学习。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遭遇成本上升速度超过技术学习速度的困境,迅速丧失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广场协议后汇率大幅上升,在这些力量共同作用下,企业开始外逃,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工资和政府税收双双下降,最终导致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如果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会有重大变化,那就是日本出局。日本是岛国,不能接受移民。移民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群体。纽约市政府有过统计,三代居住在纽约的家庭,只有5%在创业,但当代移民到纽约的家庭,则有一半以上在创业。移民是社会创新和创业的主导力量,但日本没有接受移民的能力,同时它的本土文化又不能创新,将来的结局很可能像同为岛国的英国一样走向衰落。

再来看中国。中国的经济总量这两年超过日本,在单个国家GDP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二。美国、欧洲、日本所具有的三个竞争要素,我们目前还都不具备,所以只能靠廉价劳动力,做低端加工制造。中国今天主要是依靠人口规模做大了经济总量。但是,无论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来看,中国都还处在发展中。所以未来10年,我们必须读懂自己的竞争力,读懂世界经济格局,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

 

  文汇报:中国GDP的增长和世界排名的上升,会在未来10年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吗?

华民:肯定有影响。中国人口一半在农村,农民都自给自足,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内需总是缺乏的,全世界都一样。中国总量要持续增长,继而超过美国,一定要靠出口,那就会面临很多不利条件,概括起来有三个问题:第一,出口成本提高,工资持续上涨,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结果就会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很可能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第二,来自美国的贸易壁垒,即美元的主动贬值带来人民币相对升值,名义汇率的升值必定对出口带来负面影响;第三,欧洲国家利用环境优势,通过绿色壁垒限制中国出口。面对美元贬值的贸易壁垒和欧洲的绿色低碳壁垒,中国出口将会遇到极大制约,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与中国一样,尚处在内需不足的经济起飞阶段。这才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问题。

 

  文汇报:也就是说,当下而言,甚至未来10年,谈论替代美元的全新全球储备货币仍旧为时过早?

  华民:全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一定是一个老的货币霸权国家倒下去,再产生新的替代者,成为公认的货币霸权。回顾国际金融发展史,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进入纸币流通时代后,最初充当世界货币的是英镑?因为英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英镑为什么后来不行了?不是美元替代了它,而是英国的经济实力无法支撑英镑的世界霸权地位了。为什么英镑退出后世界选择的是美元而不是其他货币?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大,其货币信用度最高。日元曾经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最高时占到世界储备货币份额的25%左右,现在只剩下3%不到,原因就在于竞争力下降。欧元刚诞生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份额也一度达到20%左右,现在只剩下10%不到,关键也在于实体经济竞争力的下降。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只是一个救助货币,本身不可交易,且无实际财富的担保。

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国际货币体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改变的,因为作为世界基础货币的退出是有沉没成本的。早在1870年,美国经济总量就超过英国,但美元替代英镑一直要到1945年才发生,经历了两次大战之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已经让放弃使用英镑的沉没成本变得微不足道。可见,世界货币体系的结构变革和世界基础货币的更替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GDP总量就可以决定的。因此,要动摇美元霸权,除非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比美国更强,而且放弃美元的沉没成本要足够低。今天,美元不仅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而且还有巨大的网络效应(使用和交易方便的效应),以及不可忽视的存量效应。可以说,美元还没有到被其他更具竞争力的货币替代的时间。

 

  文汇报:未来10年,支撑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是人口、技术,还是制度创新?

  华民: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没有其他什么竞争优势,目前阶段只有由所谓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一个经济体到底依靠什么来支撑其长时期的发展?我认为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从今天这个阶段来看,中国主要还是靠人口;然后是投资教育,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如果能继续深化体制改革,那么就还会有创新。在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创造不同条件来挖掘三种竞争力。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解放农民,让农民变成城市工人,让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这种源源不断向城市工业输送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过程,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都曾经历过。英国人通过圈地运动,美国人通过南北战争解放农奴、接受移民、提高农业劳动效率三种途径,将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到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就要靠技术,做得最好的是德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工业化需要熟练劳动力,而农村提供的是没有技术的劳动力,要解决这个供需矛盾,就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和技术水平。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后,只有靠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为此必须有整个社会的改革,包括文化和制度。

  假如中国能够按照以上发展路径,从依靠劳动力竞争的国家变成依靠技术竞争的国家,再到依靠知识创新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那么中国就有未来。

 

控制住金融,才能缩小贫富差距

  文汇报:欧美经济体包括日本目前仍旧处在经济衰退中,未来10年,还会出现大的危险吗?最大的危险因素又可能会出现在哪里?

华民:未来10年,美国没有什么特别危险因素,它正在发动一场新产业革命。从公司层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美国企业的现金和固定资产比率一直在上升,是全世界最高的,苹果公司有600-700亿美元现金,微软、谷歌、甲骨文、思科都是这样,企业家拿着那么多钱,主要用于研发,或者是并购,购买最好的企业和人才。欧元区情况差一点,它活得下去,但能否活得更好难以预测,因为最后要看它能否彻底而有效地解决仍在深化的欧债危机。从根本上讲,只有解决了欧洲债务国家的增长危机,才能彻底解决欧债危机,否则就是欧元区内部一次财富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过程。彻底解决欧债危机,又取决于以德国为首的北欧国家是否愿意拯救南欧国家,维持统一的欧元区,否则欧元区有解体的可能。日本已基本出局,人口、经济都处于负增长状态,政府债台高筑,经济结构也因缺乏创新而难以调整。

 

  文汇报: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预计可能在哪个时间节点走出目前低迷的困境?我们会在未来10年看到一个新增长周期的出现吗?

  华民:按照50-60年一次长周期的调整来看,危机发生以后一般是8-10年出现复苏。从2008年算起,那么基本是在2016-2018年出现全球经济向好的时间窗口,实质性复苏会慢慢显现。到时会和现在的复苏很不一样。现在主要是政府干预和救市导致的复苏,而不是市场推动的复苏。

就经济长周期需要依靠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来回归繁荣而言,我认为,世界经济向好最终还是要看美国的企业家能否创造出全新的新兴产业,吸引全球数以万亿计的资本进入其中,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美国的企业家最具创新精神,它的企业拥有最多现金流,创新环境又是世界上最为优越的。

 

  文汇报:谈到一个全新的产业,我们可否做一些猜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是否靠谱,在未来10年是否可见?

  华民:现在看来,和延长人的寿命有关的产业可能性比较大,这个新兴产业是规模巨大的群体,包括基因、抗癌药物、人造器官、安全食品、全新养老模式等一系列产业在内的集合。中等收入国家在解决温饱、进入小康后,大量的消费会表现在对人生命本身的关怀上。从美国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投入到生物工程研发方面的资金比例最高,而且在一些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带来实质性的产业和经济革命。

现在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把IT技术和现有工业嫁接一下,它只是已有产业的一种衍生和组合,属于增量创新,并非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动力。推动长期走向繁荣的根本性动力必定来自于崭新产业的诞生,而且这一产业生产的产品是人人都需要购买的。工业革命发展至今,每个周期内的主导产业,其产品都是人人有需求的:有了纺织工业革命,人人买衣服;有了钢铁工业,人人造房子;有了石油和重化工,人人都用上了不同于煤炭的新能源;有了汽车,家家户户以车代步;有了因特网经济,人人有电脑和手机。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是人人需要的产品,那么市场空间非常小,也难以带动整个世界经济走向繁荣。

 

  文汇报:未来10年,全球贫富差距是继续扩大还是会有所缩小?

华民:如果控制住金融,贫富差距就会缩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主要看金融控制在谁手里,一国内部,也主要看金融业。金融在榨取实体经济的利润,金融过度发达,又不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服务,就一定会扩大贫富差距。最近30年,金融从业者是最有钱的;如果大家都从事实体经济制造,按照制造能力获得收入分配,那么贫富差距就不会太大;即使有收入差距,也是正常的、可接受的。

 

(原载于《文汇报》2013114“文汇学人”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