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派清口门拷问复旦人(王迅)

 发布时间:2012-03-08      访问次数:2243


“海派清口门”拷问复旦人

物理系教授   

 

      陆谷孙教授在微博上说:惊闻海派清口以每年30万人民币之巨,在复旦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求辟谣。引发了校园内外的争议。

      没有人辟谣,确有其事。在复旦党委学生工作部和研究生工作部的网站上分别列出了各15位获奖学生名单。1213《东方网》报道,复旦相关负责人说捐赠方不能有附加条件和不利于学生培养的条款,所以我们会作甄别,反对商业和炒作行为这样的话听了当然使人感到欣慰。

      但是,看到了下有关海派清口精英奖颁奖的部分材料,使我高兴不起来了。

1)这是什么样的颁奖仪式?

复旦大学海派清口精英奖颁奖仪式议程(拟)

一、时间:

20111216(周五)15:30 - 17:10

二、地点:

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

三、出席领导和嘉宾:

上海市领导、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领导(待定)

复旦大学领导、相关部处领导

周立波先生、胡洁女士

四、主持人:

获奖学生代表(本科生、研究生各一人)

五、议程:

第一部分 颁奖典礼

1、介绍出席领导和嘉宾(5分钟)

2复旦大学领导致欢迎辞5分钟)

3、胡洁女士致辞并宣布获奖学生名单(5分钟)

4、周立波先生和胡洁女士为获奖学生颁奖(5分钟)

5获奖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10分钟)

第二部分 嘉宾讲座

1周立波先生讲座(50分钟)

2现场互动、提问(20分钟)

六、需确认环节:

1、上海市领导、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领导讲话

2复旦大学领导向嘉宾赠送校名礼品

3、领导、嘉宾和获奖学生合影

复旦大学海派清口精英奖颁奖仪式会务安排

1、观众安排

老师50人、本科生250人、研究生100

2、宣传品及会场布置

l  陆建三前期场地考察接待

l  横幅、帖字(大厅、会场内)、易拉宝

3、会务所需物资

l  水、台花(演讲台)、议程(需确认出席领导名单)、背帖、席卡、校名礼品(需确认)

l  入场券、工作证、签到台

l  需与对方确认:证书、奖杯、周立波签名信封、勋章

4、设备相关要求

灯光、话筒(有线、无线)、投影、电脑(ppt

5、大会所需人员

l  获奖学生、主持人、工作人员、礼仪引导

l  摄影摄像人员、媒体记者(需宣传部协调)

l  安保人员(需保卫处协调)

6、大会所需文稿

主持稿、欢迎辞、领导讲话(需确认)

7、接待领导及嘉宾

15:00-15:15  复旦大学正门口接车(需确认车牌号)

15:15-15:30  校领导在逸夫科技楼一楼贵宾室接待

 

一、20121216(周五)15

二、出席媒体:1)新闻晚报(约2人)联系人:谢正宜 13681990717

    2)娱乐星天地(约2人)联系人:花一华 13701783528

    3)凤凰卫视(周立波老师纪录片团队6人)联系人:雷蕾18601130600

    4请确认贵校没有请任何其它媒体。

三、海派清口公司出行人员:

周立波,胡洁,沈灏,陈家豪,纪玉鸣,焦师傅。

车辆:沪HQ2998 , BQ5293

四、注:就出现的关于质疑海派清口公益基金入驻复旦大学的报道,    我公司现希望贵校出具一份官方邀请函,正式邀请海派清口精      英奖在复旦校区进行颁奖仪式,并希望校方不是仅以包容的态         度面对,而是积极配合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校方领导对于此次活    动的重视。

五、老师的演讲是即兴的,内容现还未定,但会与大学生进行互动。

六、如能安排一间贵宾休息室给老师,因老师有可能提前到,我    们将不胜感激。

      请看:100分钟的活动,周立波的清口(+学生问答)占70分钟。不难看出,这个颁奖活动的主角是谁了吧!

      颁奖仪式原定1216举行,后来听说由于周立波方面来不了,于是活动时间改了,胡洁女士告知复旦不要擅自颁奖。是啊,主角“周立波老师”不在场,没有50分钟的“清口”,仪式岂非白做?

      周立波很明确地说过,他这个奖是“公益”而不是“慈善”。但是,一项捐赠掺进了那么多与公益无关的活动和要求,其礼仪规格高档,场面必须是“大会“,要求指定的媒体参加,调用人员设备花样齐全,“官场气派”或“娱乐圈做派”十足,这与以“学术为魂”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吗?如此兴师动众能够说一点也没有炒作成分吗?

2)真的是完全“没有附加条件”的吗?

《青年报》记者写道:“15名经过公示的获奖者,需要写一段获奖感言”。

《中国科学报》20121117版的署名文章写道:“虽然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强调‘捐资助学是高尚的事,捐赠方不能有附加条件和不利于学生培养的条款,反对商业和炒作行为’,但不幸的是,在‘海派清口’基金的网站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获奖义务:一旦成为获奖者,也意味着成为了海派清口公益基金的光荣义工。’很显然,每位学生在获得2万元巨额奖学金的同时,即在道德上或多或少都得有义务肩负起在海内外宣传海派清口的重任。”

再说了,动用复旦那么多的资源(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即使周立波财大气粗,可人(数百名教师和学生)是有尊严的,不是你们用钱就能随便使唤的。安排:“复旦大学领导、相关部处领导出席”,“复旦大学领导致欢迎辞”,“复旦大学领导向嘉宾赠送校名礼品”,“领导、嘉宾和获奖学生合影”,“校领导在逸夫科技楼一楼贵宾室接待”等等。相关的校领导们如果心甘情愿“被安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在工作繁忙的复旦教师中抽调50人(这可相当于几个小系的教师总数啊!),出席参加与教师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说得不好听,是去做颁奖仪式的道具),不知道谁有这样的权力?

其实,2010418在复旦举行了复旦大学“海派清口精英奖”捐赠协议签约仪式,由周立波和复旦大学一位副校长分别在协议上签字,该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周立波赠送了织锦长画卷和木质捐赠牌,还有学生献花,周立波作了大约30分钟的演讲。这不都已经到位了?(仪式的视频至今还留在优酷网上。)

         现在还要“贵校出具一份官方邀请函,正式邀请‘海派清口精英奖’在复旦校区进行颁奖仪式”,以“积极配合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校方领导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这样做是因为:“他也算上海的一个文化名人,宣传部也很重视他,新年还有好几档节目交给他。所以也希望贵校能够考虑到他做好事的体面。

      20111220下午,我校举行2010-2011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颁发了30多个单位(不包括海派清口基金会)向9457名学生捐赠的4195万余元资助。海派清口奖真的是“高尚”到了必须单独为它专门另搞一个特别仪式?

   3)是大学精神引领社会,还是去迎合社会“潮流”

   《中国科学报》111的文章中还说:“复旦大学‘海派清口精英奖’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焦点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学能不能接受大家所认为的不适合与大学‘恋爱’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捐款;二是大学接受的捐款不该附带要宣传捐款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条件。至少像复旦这样的公立的国家重点大学,理应注意“被广告”的消极后果,防止接受功利性的捐资助学,避免成为捐款方的广告牌。国家重点大学也无论如何都应该力争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防止大学精神的堕落

   这是社会舆论对于复旦大学的逆耳箴言。

      社会舆论还将复旦大学的海派清口门与清华大学的真维斯楼事件相提并论,这是很自然的,它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的期待,因为现在促使大学精神堕落的陷阱太多了。但是,同为“公益”,清华学子泼墨涂墙,真维斯楼黯然摘牌;而复旦的BBS上,多数帖子挺周立波,陆老神仙被妖魔化。网络上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是有极少数反对陆谷孙老师(和支持他的人)的言论已经属于攻击性的谩骂了。

   其实,对海派清口精英奖的争论,客观上已经等于为它作了免费的宣传。建议复旦的老师和同学,看看上面的几份材料,再思考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复旦大学的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复旦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告诉大家包括以上材料在内的全部事实真相,认真考虑这件事情的正、反面影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向学校师生和社会有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201227


附记:事件的后续

      在我向全体学校党政领导和对外联络处群发了以上文章后,得到了一些解释,也知道了一些事实。我赞同校领导准备的做法,但对于有关部门的一些说法,不敢苟同。

       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谁有权力抽调50位复旦教师去参加这类活动,这句话不大准确。在仪式安排中写的是“老师50”,原来是指校机关干部。有关部门解释安排这些“老师”参加的理由是:“周立波来校举行颁奖仪式,恐怕有些同学会逃课,担心梁朝伟来校情况的重演,所以会议时间安排在到300以后。考虑到机关有些教工来询问周立波何时来校,故拟机关每个部门工会小组一个名额(拟50位),采取自由报名的方式,当时的方案,所有的参加者都采用自由报名的方式。这些部门大概还认为他们是做了很高明的安排吧!

       在学校中老师的称呼当然是指教师。机关干部中有的人从来没有担任过教学、科研或者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在也没有。将行政干部冒充为教师去参加周立波的颁奖仪式,既满足了部分机关干部的愿望,又给了周立波很大的体面,实在是高。

       另外,学校的机关干部对参加周立波的活动,如此踊跃,50个名额还要分配。当然有的报名者仅仅为了想去看热闹,但客观上与梁朝伟事件中的学生追星有什么差别呢?这种倾向会在大学中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和价值观?如果他们在业余时间去追星,是其个人自由,无可厚非。而在上班时间追星,这与学生逃课有什么不同?

       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想一想,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在影响学生的世界观,教书育人仅仅是教师们的责任吗?

 

                                                                                   20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