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永远跟着你的兴趣走(毛颖)

 发布时间:2011-06-28      访问次数:2159


永远跟着你的兴趣走

毛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医师

(原载文汇报201168《文汇教育》 “校园”专栏C版)

    读大学,是选文科、理科还是医科?我得先讲一个笑话。从前,一个外科医生,一个工程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在争论一件事情:创世的时候,到底是谁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外科医生说,肯定是自己起了最大作用,因为亚当取了自己的一根肋骨造出夏娃,而取肋骨的工作肯定是外科医生干的。但工程学家说,开天辟地是工程的事情,所以他的功劳最大。经济学家也不以为然,因为在创世之前是一个混沌阶段,他认为最主要的事情是由经济学家来完成的。

    24年前我从南京考到上海,在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读书。18年前我离开了上海医科大学,开始了我的医生生涯。   

只选兴趣,别管其他

    中学临毕业时,我本有南京大学高分子系和生物工程系两个保送名额。这样的保送机会,在当时的诱惑非常大。以后人家刻苦读书、复习高考的时候,我就可以在家修身养性了。这可是人生一大美事。但我的兴趣是成为一名医生,我父亲是大学数学系教授,母亲是外科医生,我遗传了母亲的基因。由于学校没有医学院的保送名额,我决定放弃保送,参加高考。当时校长找我谈话时就说,高考是有风险的,就算成绩再好,一旦考砸了就会影响一生。我在高考前填志愿时,只填了医学院,其他专业都没有填——我只想当医生。最后我还是成功了,我的高考分数是575分,那年上海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是525分,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学府。

    我们一直说,大脑是人的司令部。探索人的大脑,一直是我的愿望。记得美国有个医生说过,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空气是永远接触不到大脑的,除非战场上有人接触到你的大脑,那时你已经九死一生。但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脑盖打开,治疗病人,然后再把它盖回去。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工作。

    我们脑外科医生对大脑心存敬畏。大脑是一个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复杂结构。从结构上来说,人的大脑是百分之百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大脑,有时候又差异很大。我们可以产生爱因斯坦,产生莫扎特,也可以有希特勒,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相同的细胞最后组合完成后,却令每个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呢?这是我们一直想不通的事情。

    神经外科杂志曾有一个报道:一个音乐家中风以后,一边偏瘫了,一直没办法恢复手脚的活动。有一天,人家把钢琴放到他边上,他突然可以两只手同时弹钢琴。大家觉得很神奇,他康复了?但等他弹琴以后坐下来,手又不用动了。我们至今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现象。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说明目前我们对大脑的研究还是极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断有疑问,始终有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哪怕花一辈子时间只得到一个小小的结论,也已足够,因为科学探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我建议年轻人从事你感兴趣的学科,在选择时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学生认为,选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今后找到的工作单位能否提供丰厚的收入,或者某个专业是不是有发展前途。其实,我们现在有很多强势学科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但也有些相对弱势的学科。可大家要看到,有些变化是复杂的。有可能再过10年,原来的强势学科下来了,而弱的学科却上去了。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因为现在某个大学的学科赫赫有名,你就千方百计想进去。或许进去以后你就发现,里面的日子不是很好过,比如生物。青年学生应该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结合自己的能力作出合理选择。说不定10年、20年以后,这个学科因为你而辉煌起来,这真是说不定的事情。   

残酷的马太效应

    勤学苦练、积极进取仍是学术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工作,特别是需要手脚操作的工作,都有一条学习曲线,即一件事情要做到一定程度才会突飞猛进、向上发展。就像做手术,只有几十次、上百次的重复后,你才会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是研究动脉瘤的。美国的神经外科学界有一项研究:每年开50例动脉瘤的医生,他们的病人愈后情况要远远高于每年只开10例、20例手术的动脉瘤医生。这就说明,每天反复操练的医生,他的治疗效果肯定更好。这也是一个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马太效应对医生来说非常残酷,好的医生可能做到撑死,差的医生就会闲死。

    神经外科血管病领域,有一个圣地:它位于美国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是世界上开动脉瘤最好的地方,我们的偶像就在那里。这位教授今年65岁,动脉瘤手术的规则、技巧都是他创制的。我到那边“朝圣”的时候,看到他的手术室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他总共开动脉瘤的数目。我去的当天他在开刀,显示的手术数字是第5202个。这个数字让我震惊。我自己的数字是多少呢?在国内,年轻医生里我算开得最多的,目前也就是七八百个。我的老师也算开得非常多了,有几千个。“5202,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我还记得我的导师周良辅院士第一次带我开急诊动脉瘤手术的情景。当时大家都认为急诊动脉瘤开刀非常复杂,因为给医生的机会很少。一个血管瘤,用一个夹子把它夹扁。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夹好,血管瘤破了,那就要面对非常灾难性的后果。但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手术技巧。那时我们很清楚,如果第一例不成功的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继续尝试这个工作。很幸运,第一例手术成功了,第二例也成功了。以后,它就作为常规手术了。我们的技术如今在全国范围内是公认的,在这个领域,我们是领导者和领先者。   

别忽视专业外的能力

    作为一个探索生命的学者,我们还必须具备非常优良的外语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本领。

    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英文班。作为那时的一个教学试点,我们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老师也用英文上课,没有中文指导。搞生化的教授,他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不看学生,嘴巴里说着流利的英文。解剖老师在黑板上画结构,一边画一边说英文,之后就呈现出一幅非常漂亮的解剖图。在英文班学习,令我受益匪浅。我后来到美国大学做博士后,马上可以跟当地医生打成一片。而一般来说,留学生刚到美国,总会有一些语言上的冲突或不适应。语言流利的好处是什么呢?我比别人有更多机会参加派对,和别人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而间接的好处是,我晚上就可以不烧饭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要注意日常英语的学习,多看一些专业以外的东西。记住,多一点社会信息,多一些社会交往,对你今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我们很多医科生,逻辑推理能力很强,但缺少文科的思辨能力。在临床工作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病人交流,也是一门学问。一项治疗方案是否得到病人的认可;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之间,病人的收获是什么,风险是什么?从医生角度来说,上述内容都不能按照常规的专业术语告知病人,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比如,一个手术的成功率是99%,但医生却不能跟病人直接说99%成功,而是要从头到尾地告诉病人其中的风险,否则99%就会给病人太多的信心,弄不好以后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此外,医生必须用通俗的语言和病人交流。比如,我们现在做动脉瘤手术,曾经成功治疗了赵本山。所以我们可以告诉病人,你得的病和赵本山是一样的。病人马上理解,有了非常大的信心,因为赵本山治好了。有时候和病人讲手术的困难时,你不妨告诉他,你中风这个病,和日本原来的首相是一样的。言下之意是,他们也治不好,你治愈估计也很有难度。总之,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让病人理解他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