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不是在助长官本位意识?(王 迅)

 发布时间:2011-06-09      访问次数:1866


是不是在助长官本位意识?

在相辉堂或正大体育馆召开大会时,总是出现这样的现象:主席台上按职务高低排好座位、开会前台上空无一人,到最后一分钟(有时还过了时间),校领导才鱼贯入场,场面同电视中看到的多么相像。这种情形学校里每年要表演多次。

   在复旦1952年到90年代末的40多年间,这种现象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是表示会议的隆重、领导的重视吗?领导们非得高高坐在台上,不能和群众一起坐在台下听吗?

       说是表示领导对会议的重视,但是经常可以看到开会时坐在台上的许多人不在听、在干别的;有一次在正大体育馆开党员大会,教育部派的指导联络组长在作最后讲话,我旁边一位院士就说:你看台上(都是校领导)有几个在听的!有一段“重要”的讲话,我听到了很惊讶,事后问了好几位校领导,都没有听见。是没有听,还是听而不闻?

开会几乎都是校长开头做报告,书记最后总结发言。有必要吗?还是多到群众中走走,打成一片好。文革前校党委副书记、最近去世的王零同志常在校园内到处走动,有时在工会俱乐部同普通教师下象棋。

对学生又是什么影响?

   这是不是在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官本位的思想和习惯?学生们想:领导们要出席会议就得坐在台上,不能够和老百姓坐在一起,即使是作为最高学府的大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都习以为常,认为就应该这样,不值得大惊小怪,那么是不是长期受这种官本位熏陶的我们,也会引导我们的学生去习惯这种官本位,甚至向往这种东西?

在学生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为什么不可以在主席台上只坐一位主持会议和一位讲话或授予学位的校领导,让出位置邀请我们学校的教学名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辅导员)坐上主席台前排,和学生见面,向学生颁发证书、授予学位等。老实说,学生在校四年或更多,没有看见过许多校领导,不记得他们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了不得;而从未看见过学校的许多名师、记得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事迹,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遗憾,对学校来讲是种悲哀和失败。

                                                                            写于20101227